close
新加坡投資環境絕佳,是中國“走出去”戰略不可忽視的陣地之一。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和“中新經濟走廊”的建設,中新兩國能共同管控風險,為中新經貿關系穩步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作者:張華
編者按:“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傢的國內政局發展密切相關。由於“一帶一路”地區上的許多國傢對外深陷大國博弈的戰場,對內面臨領導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民族沖突等多重矛盾,“一帶一路”國傢的政治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風險。因此,對於“一帶一路”國傢的政治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已經成為當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最為急迫的任務之一。
中國網將以每周發佈兩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對“一帶一路”地區的60餘國的政治風險進行簡要的概述與分析。本系列將持續發佈30餘周,共計60餘篇文章。每篇文章主要圍繞該國的一般情況、投資環境、政治結構、各方政治勢力、相關政治風險以及可能的國傢動向具體展開。
張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
薑晨 外交學院碩士研究生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北面與馬來西亞接壤,南面與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新加坡擁有聞名於世的天然良港,是著名的國際大洋航線樞紐,是東南亞的航運中心,起著溝通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中新經濟走廊是貫穿中南半島國傢的跨國陸路經濟帶,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與東盟國傢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新加坡是東盟創始會員國,是東盟地區首個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傢,在推動“一帶一路”和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進程中,中新經貿關乎大局。研究新加坡的投資環境和對新投資可能存在的政治風險具有極大的意義。本文將介紹新加坡的基本情況、經濟環境,並分析對新投資可能存在的政治風險。
一、新加坡概況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國成立。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傢,華人是最大的族群,占總人口的70%以上,此外還有馬來人、印度族等,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之一。宗教信仰自由,約1/3的人口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等也有諸多信眾。盡管族群眾多、信仰各異,新加坡卻鮮少有族群性質的內部沖突,族群間相處和睦。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同步的國傢之一。
憲法規定,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傢元首,與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以總理為首的內閣行使行政權;司法獨立。新加坡政府以廉潔高效著稱於世。新加坡政黨眾多,但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建立起威權統治,並形成瞭一黨獨大的局面。
隨著西方價值觀念的廣泛滲透,新加坡的政局逐漸顯露出變化的跡象。2011年大選,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創下新低,最大的反對黨工人黨取得空前勝利,贏下一個選區並獲6個議席,此次選舉被總理李顯龍稱之為“分水嶺式的選舉”,此次大選的結果沖擊瞭新加坡建國至今保持的政治傳統,新加坡也將面對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的挑戰。
二、中新外交與經貿關系
(一)雖然中新建交較晚,但雙邊關系密切
新加坡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之一,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獨立自主、平等互利和互不幹涉內政的基礎上,同所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傢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目前新加坡已與世界180多個國傢建立瞭外交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經濟往來尚未斷絕,然而由於意識形態和臺灣問題等因素,兩國往來並不十分密切。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與新加坡的關系不斷改善。80年代初,雙方互設商務代表處。1990年,新加坡正式斷絕與臺灣的外交關系,成為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東盟創始成員國。
建交以來,兩國之間各領域的合作迅速地發展,成果顯著。2013年,中國已成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政治、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逐漸增多。2015年3月,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之後,中共中央四名常委發去唁電,國傢副主席李源潮親赴新加坡參加葬禮,足見中新關系之密切。
(二)新加坡是中國最為重要的東盟貿易夥伴之一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是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新加坡占得先機,經濟發展迅速,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的發達國傢,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2009年以來,新加坡走出經濟危機,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新加坡宏觀經濟數據(2009-2014)
年份
GDP(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
人均GDP(美元)
2009
1888.3
-0.8
37860
2010
2317.0二手餐飲設備估價
4.8
45640
2011
2656.0
5.2
51237
2012
2765.2
1.3
52051
2013
2957.4
4.1
54776
2014
3078.60
台中二手設備收購2.9
56284
數據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新加坡是中國在東盟乃至全球的重要經貿合作夥伴。2008年10月,雙方簽署瞭《中國—新傢坡自由貿易區協定》,中新雙邊經貿關系逐步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近年來,中新貿易持續穩定增長,2013年中國超過馬來西亞,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到914.3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1%,中新雙邊貿易額占新加坡貿易總額的11.8%。
中新貨物貿易持續增長。2014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797.4億美元,同比增長5%,是中國在東盟地區的第三大貨物貿易夥伴,僅次於馬來西亞和越南。雙方貨物貿易中,機電產品是最大類別,其他為礦產、塑料橡膠、化工、紡織服裝等。
2009-2014中國和新加坡貨物貿易統計
(單位:億美元)
年份
進出口額
中國出口
中國進口
2009
478.7
300.7
178.0
2010
570.6
323.5
247.1
2011
634.8
355.7
279.2
2012
692.8
407.5
285.3
2013
759.1
458.6
300.5
2014台中中古餐飲設備回收
797.4
489.1
308.3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中新經貿關系的發展潛力有待深度挖掘,服務貿易有望成為雙邊合作的新亮點,運輸、商務服務、貿易服務、金融等是中新雙邊服務貿易的重要類別。據中方統計,2012年新加坡成為中國第五大服務貿易夥伴,雙方服務貿易額達到181.86億美元。
(三)新加坡是東盟國傢中對華投資最大來源地
新加坡對華投資十分活躍,在東盟地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截至2013年底,新加坡累計在華投資20962項,實際投資額累計664.9億美元,為中國第五大外資來源地。新加坡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近年來對中西部投資逐漸加快。2011-2013年間,新加坡對華投資中制造業占38.5%,房地產業下降至31.7%,服務業上升迅速至29.8%。
近年來,中國企業也開始將新加坡作為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中國對新加坡直接投資存量達到147.51億美元。中國對新投資近年來增長較快,在承包勞務、運輸、建築、能源等領域,一大批中資企業落戶新加坡。但中國對新加坡投資在穩定性、投資結構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掘。
2009-2013中國與新加坡互相直接投資統計
(單位:億新元)
年份
投資額(中對新/新對中)
比重(中對新/新對中)(%)
2009
97.26/622.45
1.69/4.32
2010
140.29/724.34
2.24/4.46
2011
136.12/855.17
2.00/4.54
2012
144.42/927.18
1.91/4.63
2013
159.27/1007.11
1.88/6.15
數據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三、新加坡投資環境
(一)新加坡的投資優勢
新加坡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是全球著名的轉口貿易和金融中心,吸引投資是其基本國策。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新加坡連續八年名列榜首,在其他的有關投資環境的評價指數中,新加坡也均名列前茅。新加坡投資環境的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海上交通咽喉要道,擁有天然深水避風海港,是全球著名的轉口貿易中心。
(2)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服務最優質的機場、亞洲最廣泛的寬頻互聯網體系和通訊網絡等等。
(3)政治社會穩定:新加坡社會治安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傢之一,社會政治環境穩定。
(4)商業網絡廣泛:新加坡產業結構優化程度高,所覆蓋的產業類型豐富,可投資的范圍廣。
(5)融資渠道多樣: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資本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6)法律體系健全:新加坡法律體系健全,且有比較完備的申訴體系,為投資者提供瞭法制保障。
(7)政府廉潔高效:新加坡政府以高效廉潔著稱,為外來投資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和相對公平的投資環境。
(8)優惠政策支持:新加坡推出多種促進經濟發展優惠政策,且外資企業基本上可以和本土企業一樣享受。
除瞭以上優勢外,中新之間也簽訂瞭一系列的協議,保護雙方的投資安全。1985年11月,簽署瞭《關於促進和保護投資協議》;1986年4月,簽署瞭《避免雙重課稅和防止漏稅協議》;1999年10月,簽訂瞭《經濟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諒解備忘錄》、《海運協定》、《郵電和電信合作協議》、《成立中新雙方投資促進委員會協議》。2008年10月,雙方簽訂瞭《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和《關於雙邊勞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盡管新加坡市場開放程度高,對於外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值得關註的問題:
(1)新元非國際化:主要是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規模。
(2)資源匱乏:新加坡自然資源短缺,部分水、氣資源依靠進口,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較大。
(3)勞動力成本趨高:新加坡勞動力供應不足,外籍勞務需求量大,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
(4)《土地征用法》 :凡為公共目的所需的土地,政府都可強制性征用。
(5)檢疫標準、環保準入標準高,違反懲罰重:新加坡對進口商品檢疫標準和程序十分嚴格;對境內企業的環保標準設定也很高,觸犯相關規定的懲罰力度極大。
(三)值得重點關註的領域
(1)生物制藥業:新加坡近年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享受政府優惠政策,吸引瞭世界頂尖的生物制藥公司前來投資。
(2)物流倉儲業:新加坡擁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服務最優質的機場,航空、海運、陸路物流及倉儲業發達,是亞洲物流網的中心之一。
(3)電子工業:電子工業是新加坡傳統產業之一,占新加坡制造業產值的1/4以上,且逐年增加。電子工業覆蓋范圍廣,發展潛力大,一直以來都是外來投資的集中領域。
(4)石化工業: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石油貿易樞紐之一,也是亞洲石油貿易定價中心,匯集瞭殼牌、美孚等知名化學公司及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企業。
(5)精密工程業:精密工程是新加坡發展高增值制造業的關鍵,全球70%半導體線球形焊接器是從新加坡運往世界各地,全球10%的制冷壓縮機產自新加坡。新加坡的制造和研發實力,以及親商環境使它在亞洲精密工程領域占有領先地位。
(6)旅遊業: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匯主要來源之一。新加坡環境優美、文化多樣,旅遊資源豐富,吸引瞭年均千萬計的外國遊客。旅遊業市場巨大、產值高,是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
(7)資訊通信業:新加坡政府提出“智慧國?2015”發展藍圖,將資訊通訊業列為提升新加坡知識競爭力的關鍵行業之一,政府政策優惠,鼓勵外國投資。
(8)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新加坡推出軌道交通建設計劃,在地鐵網絡擴展、高速公路系統建設等加大力度。此外,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整修、重建、搬遷等也提上議事日程,前景廣闊。
(9)宇航業:新加坡提出“宇航業生產力合作計劃”,通過征求合作計劃書的方式,邀請合作團隊申請撥款基金,鼓勵外資進入,宇航業成為新加坡吸引外資的又一重要領域。
四、中國在新加坡投資的政治風險
一般認為,新加坡政治穩定、政府廉潔,市場化程度高,是外來投資的天堂,幾乎不存在政治風險,但細究起來,對新投資也可能遭遇部分政治風險。
(一)政府違約風險
在人民行動黨的領導下,新加坡長期政局穩定,但近年來反對黨發展較快,並在國會中取得瞭一定議席;人民行動黨的執政理念也不斷受到年青一代的挑戰;鐵腕人物李光耀的去世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加坡政局的發展。未來,新加坡可能出現的政權交錯更替、政黨輪流執政、政府政策的變化等增加瞭中國對新投資可能遭遇的政府違約風險。
(二)區別性政府幹預的風險
新加坡的外資準入政策十分寬松,對於外資的行業準入幾乎沒有什麼限制。但如果外國投資者投資於通訊、新聞、電力、交通等公共事業,行政審批較嚴。新加坡《制造業限制投資法》對限制投資者進入的行業進行瞭規定,主要是一些關系新加坡國計民生的行業,目的是保護本國的民族工業,這些區別性政府幹預政策帶有一定的針對性,較為嚴厲。而中國投資恰恰較為集中於這些行業,受政策影響大,潛在政治風險較為突出。
(三)資金轉移風險
新加坡不存在外匯管制,資金可以自由流入流出,企業投資收益匯出新加坡外沒有限制也不需要繳納特殊稅費。但為瞭維持新元的穩定,新加坡實行新元非國際化政策,主要是對於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規模及個人攜帶現金出入境存在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給中國對新投資帶來瞭不便甚至是外匯兌換、資金轉移等風險。
(四)政治暴力風險
新加坡國內政局穩定,但是與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傢在海域上存在爭端,為瞭爭奪領土主權經常發生武裝沖突甚至局部戰爭,導致區域國傢間政治關系時常惡化,突發的沖突甚至戰爭必然會影響中國在新加坡投資的安全。
綜上,盡管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可能出遭遇一定的政治風險,但是中新兩國的加強經貿合作、中國對新加坡投資的擴大是大勢所趨。新加坡投資環境絕佳,是中國“走出去”戰略不可忽視的陣地之一。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和“中新經濟走廊”的建設,中新兩國能共同管控風險,為中新經貿關系穩步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51_126651.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