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457公裡的“生命線” 四川兌現瞭承諾

8月10日,九寨溝縣城,大巴車車隊有序運送遊客離開。孟格措 攝(視覺四川)

讓救援力量快速進去,讓遊客傷員順利出來,空前的6萬多人安全大轉移,搶通、保暢和用好九環線東線是一個關鍵環節——

8月12日,加拿大遊客Kathryan康復出院,他鄭重寫下一句話,點贊九寨溝地震救援:“友好中國,美麗四川。”

Kathryan傷在頭部。震後2小時,他被送往九寨溝縣醫院初步醫治;震後25小時,他躺在300公裡外綿陽市中心醫院的病床上。

從景區到縣城,再經平武、江油到綿陽,九環線(編註:九寨溝至成都的公路環線,分為東西兩個半環)東線成瞭Kathryan獲救的“生命線”。台中餐飲設備回收

由九寨溝溝口至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九環線東線全長457公裡。震後,九寨溝累計轉移遊客和務工人員6萬多人,大部分人從九環線東線踏上返鄉路。

回顧“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效,九環線東線功不可沒——

這是一條高效快捷的救援“生命線”。爭分奪秒,星夜兼程,眾多救援力量第一時間沿著它快速向震台中中古餐飲設備買賣區挺進,帶來希望和曙光。

這是一條堅如磐石的安全“生命線”。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數萬遊客短時間內沿著它進行瞭高效有序的轉移,安全得以保障。

這是一條書寫大愛的暖心“生命線”。心手相牽,同舟共濟,沿途的幹部群眾一站站接力,“美麗四川人”為大轉移保駕護航。

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千方百計減少人員傷亡,迅速把群眾和遊客轉移到安全地帶——沿著457公裡的“生命線”,四川兌現瞭承諾。

救援“生命線”減堵保暢即是爭搶救援時間

一個數字讓人倍感焦灼。3.8萬人——這是8月8日九寨溝景區接待的遊客數量,接近景區4.1萬人的最大承載量。而在當天21時19分,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那一刻,遊客魏慶鳳正與丈夫、孩子一起觀看《九寨千古情》演出,慌亂中從劇場奔湧而出,外面全是驚慌失措的人群;

那一刻,遊客曾雅靜與男友正乘坐大巴返回酒店,隨著地動山搖,一塊飛石砸進車窗,導遊和司機招呼大傢緊急避險;

那一刻,通訊中斷,照明中斷,道路中斷,九寨溝震區一時恍若“孤島”。人們焦慮萬分,卻都堅信救援力量已在路上。

災難突如其來,救災刻不容緩。四川省委、省政府迅即成立“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

四川歷經多次重大自然災害考驗,搶險救援的實踐證明,與“死神”爭分奪秒,不僅要有輕裝上陣的小規模突進,還要確保大規模裝備化救援力量的系統進入。

地震前兩天,國道213線茂縣石大關附近發生山體高位塌方,這意味著,九環線西線交通受阻,救援九寨溝,最合理的路線是取道平武走東線。

成都—德陽—綿陽—江油—平武—九寨,這一九環線東線,成為抗震救災的“生命線”。

四川交警立即部署對九環線啟動“隻出不進”的交通管制。幾乎在同一時間,沿線各市州圍繞暢通公路“大動脈”展開行動,從遠端、中端、近端同步實施交通管控。

成都城區設立救災專用通道。紅星路武成大街路口至成綿高速成都收費站長14公裡的道路被隔離出專用通道,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一路疾馳。

九環線的緊要路段在第一時間已有人值守。綿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勤務大隊大隊長薛興龍星夜趕往省道205線平武黃土梁隧道,路窄、彎急、坡陡的15公裡,有瞭交通指揮。

盡量減少堵在路上的時間,就是拉長黃金救援時間。

綿陽市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全市組織97支應急搶險隊,對受地震影響的九環線東線做到隨毀隨搶、隨毀隨通,確保道路全程、全時、全面暢達。

凌晨之前,四川公安消防總隊調派的1108名官兵,集結完畢奔赴現場;凌晨1點,阿壩公安出動警力233人,其中25人已在現場開展救援工作;武警四川總隊阿壩支隊的300多名官兵投入搶救;西部戰區連夜派遣的陸航、工兵、醫療、民兵等多軍兵種展開救援……

前後共計820多臺救援車輛從九環線東線疾馳而過。

九環線東線的另一端,也就是從九道拐、漳紮鎮到縣城的70公裡,垮塌嚴重。打通這段“腸梗阻”至關重要。在九道拐附近,一二二林場和中建三局一個攪拌站的員工,開著鏟車將附近路上受傷的乘客緊急轉移,200餘人避險至沙務溝護林站。

自救也在同時進行。在九寨溝景區,導遊揮舞著導遊旗,把各自團隊聚攏在一起;當地黨員幹部不斷安撫大傢情緒,當地居民紛紛拿出禦寒衣物。

盡管餘震不斷,飛石滾滾,救援力量對於“生命線”的搶通一刻未停。更令人驚喜的是,“奇兵”不斷加入。

中鐵一局鄰近災區的三個項目部立即啟動預案,九綿公路項目部經過5個小時奮鬥,完成瞭省道205線的搶通;中鐵一局成蘭鐵路項目部、中鐵二局成蘭鐵路項目部均派出攜帶挖機、裝載機、拖車等機械的救援隊,鏖戰九道拐。

眾志成城。漳紮鎮(溝口)至縣城的通道被連夜打通,這解瞭九寨溝縣第二人民醫院的燃眉之急。位於漳紮鎮的縣二醫院,由於電力中斷,隻能借著圍成一圈的私傢車的燈光,開展救援。道路暢通後,縣二醫院當夜救治轉運260多名傷員,轉出傷員沒有一人死亡。

與此同時,壓力集中到位於縣城的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和中藏醫院。

9日零時35分,中藏醫院院長左國平和邛崍市援藏幹部、邛崍市中醫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舒忠貴,在醫院壩子裡搭建的臨時手術臺內,主刀震後第一臺手術。

從漳紮鎮轉運來的傷員越來越多,人手愈發緊缺。危難之際,沿著九環線東線而來的增援力量到瞭。

凌晨1時50分,從平武縣出發的11人緊急醫療救援隊到達,他們共搶救傷員57人、手術9人、清創39人,為6名危重傷員制定瞭治療方案。

截至9日10時,武警部隊有166名官兵奮戰救援一線,另有1200餘名官兵、67臺(套)裝備機械擔負搶險救援任務。截至11時,震區共有救援醫療衛生人員505名;九環線東線共投入警力1636人。

安全“生命線”一站站“接力”實現6萬多人大轉移

省委、省政府強調,要始終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輕言放棄。

救援主力源源不斷從九環線東線抵達,專業救援人員、部隊和當地幹部進村入戶開始進行地毯式搜救,不留死角、不留邊角。

最難的是救援日則溝。九寨溝景區內,箭竹海和熊貓海之間的觀光道路全部被塌方破壞,造成被困人員出不來,地面搜救部隊難以進入。

此前,軍用航空直升機曾設法降落,但由於機翼過長無法達成。機組人員用筆在食品、飲用水、大衣等物資包裝袋上寫下“不拋棄、不放棄”,空投下去。

隻有采用飛行負荷更小的民用直升機才能完成救援任務。空地聯合,軍民接力,來自廣漢的西林鳳騰通航人員及時到達。

“B-70MK”“B-70DN”型號直升機素有“小松鼠”之稱,機長何偉和幾名“90後”強行降落,勇闖“孤島”,先後成功運送地震局專傢和被困群眾47人。

統計顯示,截至13日20時,地震二手餐飲設備估價共造成525人受傷,重傷42人。為搶救生命,轉運重傷員迫在眉睫。

四川迅速啟動四級醫療救治模式:輕傷員集中在九寨溝縣診治、部分傷員轉運到周邊縣治療、較重傷員轉運到綿陽市精心救治、重傷員轉運到成都市治療。

9日,陸軍第77集團軍某陸航旅出動4架直升機,經過3個多小時的空中飛行,將9名重傷員從九寨溝縣轉運至成都。

更多的較重傷員,則被救護車轉運至綿陽。綿陽全市10傢醫療機構預留床位350張,在綿陽市中心醫院、四○四醫院等開辟地震傷員專用救治“綠色通道”,預留病房,設立醫療救治組。此次地震年齡最大的傷員、87歲的杜付成老人,即在綿陽完成左髖關節置換手術。

難度更大的則是6萬餘名遊客和務工人員的轉移。

在確保九環線東線通暢的前提下,從9日凌晨開始,阿壩州啟動遊客疏散工作。為彌補運力不足,阿壩州政府緊急征用各單位公務用車、中巴車,社會志願車輛也積極參與轉運。阿壩州領導拿著話筒喊話,為自駕遊客人帶路:“請各位司機按次序排好隊,跟我走!”深夜之中,一輛輛自駕遊車輛尾隨大巴車前行,如同“編隊”。溫州遊客陳先生回憶,此時,“沿途塌方已清理幹凈,看得出是搶通的生命通道”。

然而,由於遊客和務工人員數量龐大,運輸車輛不足,大轉移面臨著各種實際困難。

這次救災轉移中,以平武縣為中心站,采取市州“接力”的辦法。阿壩州組織車輛將遊客轉移至平武,由其他市的應急車輛接至下一個轉移點,而阿壩州的車輛則折返繼續轉移人員。

成德綿三地高度重視,綿陽調集190輛大巴車,成都、德陽調派87輛大巴車,一起前往平武集結。在9日18時、20時,成都又分別追加50輛、80輛應急運力前往平武。

回過頭看,從在九寨溝登車開始,疏散工作就高效有序。在九寨溝縣文化廣場,官兵、民警、志願者組織滯留群眾依次上車;現場通信良好,大部分群眾已和傢人報過平安,靜候登車。

為瞭保證長途行車安全,大巴車采用兩名駕駛員輪流休息、輪流駕駛的辦法,上海遊客魏巍在大巴車上用手機拍下這樣的畫面。

9日10時55分,從九寨溝疏散出來的首批300餘名遊客順利到達平武縣城。遊客李詩藝一行四人在平武吃上瞭熱騰騰的食物,隨即被安排搭乘前往成都的應急疏散車輛。他們在平武縣城停留不到半小時。

從白天到黑夜,九寨溝到平武的這條轉運線一直沒有停歇。沿線志願者超過1500名,綿陽市還為每一輛轉運大巴車配備瞭一名工作人員。震後24小時內,震區成功疏散轉移車輛13116輛次,轉移遊客和務工人員6萬餘人,其中包括126名外國遊客。

“終點站”成都的東站汽車客運站,同樣設立瞭“九寨溝地震應急疏散中心”,分組引導旅客在此通過長途客車、公交車、地鐵、鐵路等方式轉運。茶店子客運站通宵不閉站,組織5輛大型客車用於運送旅客至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點。

11日凌晨2時30分,最後33名遊客抵達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至此,在政府、社會、旅遊公司、遊客共同努力下,四川完成瞭難度高、規模大、時間短的人員大轉移,堪稱氣壯山河。

暖心“生命線”感恩“四川情”祝福九寨更美麗

“隻有在這樣的危難時刻,才能感受到有一個強大的救援力量幫助你是多麼重要。”回到上海,遊客魏巍迫不及待寫下瞭《一個母親和她8歲兒子的災區紀實》。

他們一行5人,入住九寨溝喜來登國際大酒店。她感動於震後酒店員工、志願者冒險取出禦寒物資,優先安排兒童、老人和婦女;她感動於前往平武的大巴車司機頭綁繃帶工作,“逆行”救援車輛義無反顧地開進最危險的地方;她感動於沿途救援站的志願者提供各種幫助,胸前的團徽讓人倍感親切。

魏巍還專門記錄瞭一件小事。在排隊等待轉移車輛時,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拿起話筒,說:“我覺得今天政府的所有救援都是得當和值得信賴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遵守秩序、安靜排隊?我覺得我們可以做到。”

老人傢的慷慨陳詞贏得瞭陣陣掌聲。魏巍說,她對政府的及時救援充滿感恩:“不是感謝,是感恩,這種情感確實要比感謝強烈得多。”

類似的親歷者“回憶錄”,在網絡、微博、微信等媒體上被網友廣泛傳播。

走過457公裡長的九環線東線,遊客們感恩於四川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

地震時,遊客於女士剛在九寨溝天堂洲際大酒店吃過晚飯。“一傢人從酒店逃離出來,萬分恐懼中度日如年。”她說,突然聽到遠處有消防車警笛聲傳來,大傢熱淚盈眶,紛紛鼓掌,“如果說曾經歷絕望,這些就是你們帶給我們的希望!”

四川日益完善的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高效運轉,救援力量的應急反應由制度規定已內化為行動自覺。

看人員搜救。36小時內,四川組織救援力量2500多人、青年志願者420多人,投入大型機械90多臺,全力開展搶險搜救工作;並從周邊市縣調派警力1500多人,會同當地救援力量逐村逐戶開展搜救。

看電力恢復。地震當夜,國傢電網搶修人員挺進震區,冒著餘震搶修,晝夜不停;10日18時15分,黃龍景區及1900餘戶居民全部恢復用電;22時30分,九寨溝景區和縣城恢復正常。

看通訊保障。經過50多個小時連續奮戰,震區259個通信基站恢復217個,中斷的2條主幹線光纜全部搶通,同時14輛應急通信車和擴容92個基站解決瞭未恢復基站的通信覆蓋問題;至10日23時,震區公眾通信服務恢復正常。

在綿陽市中心醫院,隨著“血庫告急、B型血緊缺”的消息刷爆綿陽人朋友圈,醫院獻血點排起瞭幾百人的長龍。傷者傢屬秦紅斌聽聞妻子得到妥善醫治,帶著錦旗趕到醫院:“災難無情人有情,黨有情,國傢有情。”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認為“這次應急救援非常棒”,搶險、救人、醫治等工作效率非常高,而且很快將災區的遊客轉移走,防止瞭次生災害和進一步的損害,阻止瞭災害的升級。

走過457公裡長的九環線東線,遊客們被四川人臨危不懼、誠信敬業、舍己為人的品質深深打動。

“生死有命,怕啥子!”導遊張立獨自冒險攀爬過塌方區,尋找到一條500米長的通道,七八次往返穿越,與同行一起轉移遊客和重傷員。人們對他豎起大拇指。

上海遊客徐紅光是包的楊師傅的車進的九寨溝,震後有人出價六七千元租賃楊師傅的車。老楊對徐紅光說:“我把你們拉進溝,就會把你們安全拉出去!”老楊的誠信負責、不顧個人安危的精神,令徐紅光充滿感激。

離開九寨溝,北京遊客周思璇身上裹著一件四邊繡花紋的毯子。地震那晚,她凍得瑟瑟發抖,一位藏族老奶奶拿著毯子從後面抱住周思璇,讓她凍得冰冷的胳膊開始回溫。“一路上碰見的人,都在問我們,吃瞭飯沒,要不要喝水,覺得特別踏實。”

許多遊客用手寫書信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動。九環線東線寫滿瞭這樣的話:“危難時刻見人心!”“感謝你們!”“你們就是英雄!”

走過457公裡長的九環線東線,遊客們真誠祝福美麗四川和迷人九寨的燦爛明天。

新加坡遊客胡強達手機裡存放著他拍攝的珍貴照片,照片上有的是自己和同伴披著防潮毯、有的是端著酒店為他們提供的粥……他感嘆,從九寨溝返回成都的路,是他有生以來感受到最多愛的一條路,“這次雖然沒看到‘最美的水’,但我感到瞭人間‘最美的情’。沖著這份真情,我還會再來四川!”

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專傢陳曉清,震後多次進入九寨溝,他發現五花海、金鈴海、鏡海等許多海子的水幾乎已經跟地震前一樣。

轉眼間,擁有超強自凈能力的海子已經美麗起來。457公裡長的九環線東線,見證瞭一次短暫的“離別”。遊客們說,後會有期,不說再見。(記者 張守帥 徐中成 鄒俊川)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xp993x5n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